一、單項選擇題
1.新課程評價的發展方向包括:多元、主體、( )。
A.創生 B.發展 C.開放 D.綜合
2.課前學生自學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,課堂上師生開展作業答疑、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,這種教學模式是( )。
A.翻轉課堂 B.視頻教學 C.范例教學 D.程序教學
3.初中二年級的小張,因課堂上睡覺,被教師當全班同學面批評,教師批評時語言帶有侮辱性,小張覺得顏面盡失,回家之后從陽臺一躍而下,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凋零了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( )。
A.學校需承擔刑事責任 B.學校需承擔民事責任
C.教師需承擔刑事責任 D.教師需承擔民事責任
4.學生、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,這三大要素的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就是( )。
A.課堂情境 B.課堂結構 C.課堂形式 D.課堂教學
5.能鑒別學業水平高低、能力強弱的測驗表明其( )很高。
A.難度 B.信度 C.效度 D.區分度
6.為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,某年級開展了“每月之星”的評比活動,通過綜合評價一月內每一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,選出表現好、進步大的學生作為當月的小明星,并將照片貼在“明星墻”上以示獎勵,這種德育方法屬于( )。
A.說服教育法 B.品德評價法 C.情感陶冶法 D.指導實踐法
7.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,兒童的道德品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兒童的( )。
A.交往的發展 B.個性的發展 C.思維的發展 D.情感的發展
8.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基礎上的教學稱為( )。
A.支架式教學 B.非指導性教學 C.情境教學 D.暗示教學
9.馬丁·特羅教授在《從大眾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轉變》和《高等教育的擴張與轉化》中突出了高等教育發展階段劃分的理論,認為一個國家大學適齡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( )時屬于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。
A.15%以下 B.15%-50% C.50%以上 D.65%以上
10.夸美紐斯主張教育適應自然,提出一切知識都應以( )為開端。
A.感覺 B.生活 C.問題 D.言語
二、判斷題
1.各民族都把本民族語言作為教育內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,這體現了政治影響著教育內容的選擇。( )
2.建構主義認為學習在本質上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征的過程,這種心理表征主要包括非結構性的知識或經驗,而不包括結構性的知識,( )
3.有一種教學策略認為“學習是有意義的社會協商,學習環境是由情境、協作、會話、意義建構四個要素組成”,其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是情境教學,該教學策略是發展性教學策略。( )
4.根據教育法規定,教師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、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的行為,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( )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近期考試 | 報名時間 | 詳細公告 |
---|---|---|
內蒙古額濟納旗引進教育緊缺人才 |
02月18日 | 查看 |
福建晉江市學校 |
02月02日 | 查看 |
內蒙古土默特左旗教育局 |
02月04日 | 查看 |
江蘇張家港市 |
02月04日 | 查看 |
廣東番禺區教育局 |
02月04日 | 查看 |
02-03
02-02
02-02
02-02
02-02
02-02
02-03
02-03
02-03
02-03
02-03
02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