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,它不僅見證“全面小康的實現”的喜悅,也見證了疫情之下“中國的堅強”。然而我們依然要看到,在疫情之下,中國本土經濟也“元氣大傷”,基層民眾需求受到“考驗”。
我黨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,“中央文明辦引導各地在文明城市創建中保障民生需求,使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、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”。此項提議在保障民生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,是各地政府民生建設與城市建設的“風向標”。
民生是基石,堆砌城市發展之路。市容整潔與占到經營一直是爭執不休的話題,從城管與小販的“你追我趕”到“你勸我走”的爭執爭論許久,到現在劃道經營、合理占到經營的其樂融融。這些改變的背后,不僅僅是區域的改變,更是“服務型”政府的有益延展,它給群眾在疫情的“寒冬”下帶來曙光,也給予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“良藥方”。
當前許多城市已經開始進行有益的嘗試,比如“四川成都黌門街”、“河南許昌”、“浙江杭州”等地紛紛采取措施,放寬擺攤限制。最為突出的是四川成都,設置了3.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,結果一夜之間就有10萬人就業,這可謂是不俗的成績,給全國城市的發展樹立了標桿,也表明了此舉措的有利之處。
“煙火”是財富,疏通城市經濟之源。城市煙火氣息的濃厚不再是“烏煙瘴氣”的哭臉,而是“民生氣息”的笑臉。城市管理一直是值得探究的話題,城市管理過程中面對任何問題,切記“一刀切”的武斷,應當如習近平總書記殷殷指示:“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”。執政者要時刻牢記“少數人的利益”,不怕麻煩、不怕辛苦,真正讓城市的煙火經久不衰。
城市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,城市的管理也不能一概而論。應當牢記民生,以“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”為理念,讓城市建設處處為人民,也只有這樣城市的發展才是長久之計。
正所謂“人間正道是滄桑,小攤經營保民生。民眾歡喜樂開顏,城市發展則有道”。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12-18
12-18
12-17
12-17
12-16
12-16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8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
12-17